指纹服务权益规则
为使用云上协同产品及服务(或称为“我们”)将按本通用来向用户(以下简称“您”)提供基于登录/解锁功能设置的相关服务(以下简称“生物识别服务”)。“生物识别信息”是指可以用来区分自然人个体的独特生理特征,例如人脸、指纹等。在您开通和使用生物识别服务前,请您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本规则的全部内容。如您对本规则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进行咨询,以便我们为您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云上协同指纹验证服务
1.1“指纹验证服务”是我们提供的通过指纹信息比对方式来核验您身份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您同意我们收集您的指纹信息并做必要的处理,以提升指纹验证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便于您在“云上协同”客户端和组织环境下使用我们的指纹验证服务。
1.2 您可在“云上协同”客户端内选择开启或关闭将指纹验证应用于解锁、登录操作,具体可供设定的服务将以“云上协同”客户端内展示的选项为准。其中,“指纹设置”服务是通过比对您的指纹信息并结合您的身份信息,来确认您本人身份以及您的登录指令、手机解锁行为的服务,云上协同中的解锁/登录服务由我们为您提供。
1.3 我们努力在现有技术能力基础之上保障指纹验证服务有效、正常运行,并将尽力提升指纹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由于采集指纹信息容易受到指纹受损、灰尘等多种不特定因素影响,而且我们能用于验证的信息范围相对有限,技术水平和认证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改进之中,我们暂时无法保证您一定能通过指纹验证。如果您发现指纹验证不成功,您可以重新发起验证,或通过客服联系我们,以便我们重新进行验证并提升验证服务水平。您也可以选择我们提供的其他验证方式(如登录密码等)完成登录验证。为了保护您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会在:认为可能存在风险时暂停向您提供指纹验证相关服务。
二、手机或其他设备厂商提供的生物识别功能
2.1如果您使用的手机或其他设备提供生物识别功能,对您生物识别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比对等服务将由您使用的手机或设备及其系统来完成。一般而言,此类设备可以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事先录入并存储在该设备上的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核验,例如苹果公司的触控ID、面容ID和安卓系统中的类似技术。
2.2在按照您所使用设备的要求在设备操作系统内开通相应的生物识别功能并录入有效的生物识别信息后,您可通过该设备的生物识别功能向我们发出操作指令。可供用于验证的生物识别信息类型将由该设备的软硬件系统来决定。例如,苹果公司生产的某些型号手机支持面容验证,不支持指纹验证,但另一些型号则只支持指纹验证。您录入的生物识别信息将仅保存在该设备上,一旦您更换设备,你需要在新的设备上重新录入生物识别信息。
2.3您可以在“云上协同”客户端内开启或关闭某项识别功能。例如,您可以分别选择开通或关闭面容解锁、面容登录、指纹登录、指纹解锁中的一项或多项。具体可供设定的选择将以“云上协同”客户端内展示的选项为准。如果您选择开启了某项生物识别功能,当您向我们发出操作指令时,我们将优先通过该项生物识别功能来确认您的指令。
2.4请您仅在您的自有设备.上开启生物识别功能,并使用本人的生物识别信息发出操作指令。如您的设备通过某项生物识别功能向我们发出操作指令,该指令即视为您本人的意愿,我们将按该指令操作。我们提醒您注意保管好已开通生物识别功能的设备,避免他人在您的设备中录入未经您授权的生物识别信息。同时,在开启生物识别功能之前,请您检查并确认所使用的设备上是否已经录入了他人生物识别信息。如果该设备上已经录入了他人的生物识别信息,请您及时在该设备上禁用或清除他人的生物识别信息,否则他人可能会通过该设备登录您的账号并进行解锁、登录等操作,给您带来的风险将由您承担。
2.5我们提醒您选择安全可靠的手机或其他设备。如果您对您使用的手机或其他设备上的生物识别功能存有疑虑,我们建议您使用密码或其他验证方式。
三、其他
为了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我们将会持续更新服务,为用户提供版本升级、功能升级、规则升级等服务和内容的更新,本协议也可能会随之更新。我们会以公告、客户端通知、弹窗等方式(统称“通知”)协议的更新向您进行告知,更新内容将在前述通知指定日期开始生效。若您不同意更新后的条款内容,您有权停止使用相关服务;双方协商一致的,也可另行变更相关服务和对应条款内容。